跳轉到

「塊石」補遺—雙打街

寫於 2022 年

防區大部分的海岸都是沙灘,而我們盜採砂石的這一公里長的海岸,則有著大量裸露的花崗岩,在防區,這是很少見的景觀。我在服役期間,一直搞不清楚怎麼稱呼這段海濱—我在防區服役的前幾個月,我連整個防區有哪些重要地點都搞不清楚,由於離開營區都是被十噸半卡車載去出公差,也往往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被載到了哪裡。

我也不知道這種景觀的成因,我起先還以為,是因為開挖海龍/小艇坑道,裡頭挖出來的石頭被堆到那個地方,但仔細想想不合理,那段海岸的石頭,比坑道的規模多上太多了。

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裡叫做雙打街,也叫做相打街、海墘街,如果使用 Google 地圖,搜尋不到雙打街,但 Bing 的地圖卻可以找得到,或許是因為 Bing 用了更早一些的圖資。就我所看到的資料,民國四十八年之前,這段海岸其實是防區南方海灣最大的漁獲集散地,大約有十戶人家的平房,還有一個廣場,但後來,原本的雙打街整個沉入海中,成為一個消失的村落。

民國四十八年,由於颱風帶來大浪,海水倒灌、房屋倒塌,造成居民無法居住,於是往北搬移到目前漁村里的位置,並且在民國四十九年十一月改名漁村。民國六十八年,旁邊的新湖漁港開始動工,到民國七十四年完工,建成了新的防波堤,並且改變了海流,加速了雙打街海岸的侵蝕,導致海沙流失,大片的花崗石裸露在外,也有人將這裡稱為漁村的阿朗壹,而從這裡開始,在退潮的時候,可以一路往西走到歐厝海岸—我服役期間還不能這麼做,當時沙灘上都還是滿滿的反登陸軌條砦、鐵絲網與佈雷區。

而到了民國八十八年,在漁村的工兵部隊,來這邊用人力搬石頭。那時候我只知道自己與弟兄們的日子難過,不知道這個島嶼的歷史,根本不知道我們其實根本就等於來挖鄰近的漁村里里民的老家。

在《金門季刊》、《金門日報》等刊物,以及臉書上的金門部落社群,可以找到更多與雙打街相關的資訊。

另外,根據 Google 地圖的測量工具,可以知道幹訓班校閱場寬約四百公尺,長約一百公尺,面積大約四公頃。